课程内容 | 质感表现(素描课) | ||
主讲老师 | 杨老师 | 上课时间 | 2016.4.23 15:30 |
课时 | 1课时 | 上课地点 | 长宁校区素描教室 |
绘画工具 | 铅笔,橡皮 | ||
教学内容 | 质感的表现,在画面完整的情况下用细节刻画出物体的质感,不同的物体所呈现的细节和光泽不一样 | ||
教学目标 | 让学员学知道物体本质的表现方式,学会刻画质感的能力,对于光线下呈现的质感细节深刻的了解 | ||
课题练习 | 纸的质感 |
(转载自素描之家)
不同的物体有着质地的区别,如金属、玻璃、木头、陶器、瓷器、塑料、纸张、丝绸、皮革、石膏、人像等都表现着不同的质量感。它们都有各自的坚实、松软、粗糙、光滑、透明等特点。作品中只有表现出不同物质的质感,才能给人逼真的真实感。
人们凭着生活的实践和经验,通过触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视觉等感官去感受和辨别物象不同的质量感。如感到金属是硬的,陶器是光滑的,玻璃是透明的等等。而绘画作品中主要是通过视觉造型语言和联想以及作品中物与物的对比去表现我们感受到的质量感。
质量感是物象的表面特征,在素描中表现物象质量感常利用调子、纹理、形状、线条和工具等因素。
1、利用调子去表现质量感
物体因表层质地不同,感光度也不一样,就是对光的反射和吸收程度不一。高光和反光是物体在调子中的主要特征,一般表层粗糙的物体,在同一调子中关系柔和,而表层光滑的物体对环境的反映敏感,并能在物体的表层中直接反映着光源的形状,也能反映着它附近的物体形象。表面粗糙的物体,它们反映的高光和反光不明显。有些高光已被吸收,光量减弱,光源的形状不明显,高光和反光在物体中所占的位置不多,但它们是不可忽视的部分。浅调代表白亮、轻盈,深调代表黑暗、厚重。在素描中,能敏锐地观察出高光与反光的特征,就能一定程度上表现物象的质量感。
(苹果和盘子哪个更光滑?)
(石膏的亮调和衬布的暗调)
2、利用物体的纹理和细节去表现质感
物体质地不同的另一个特征是它们有各自的纹理和细节特征。如:在人物中,儿童皮肤细嫩,老人皮肤有皱纹,眉毛浓而粗糙;毛巾松软,表面起伏不平,还有一定的厚度;而丝绸结实,表面光滑较薄;在水果中,苹果圆滑,桔子凸凹不平;生活用品的火锅坚实,玻璃杯子脆而透明;它们的质地在我们的视觉中能清楚地反映出来。为了表现它们的质感,就要认识它们的纹理和细节特征。只有紧紧抓住纹理以及富有代表性的细节,才能有效地表现出它们的质量感。
3、利用线条去表现质感
线条是表现质地的外部条件,是表现质量感的一种手段。采用不同的线条,能表现出物体不同的质感。所以质地不同,用线的方法就有不同。如直线代表平、硬、方,弧线代表软、圆。细线代表光滑。粗线代表凸凹、起伏、毛粗糙。
(女孩文静的气息与纤细柔滑的用线)